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持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
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华山古民居是石狮保存较为完整的红砖古厝群,包含41处闽南传统大厝,7处番仔楼,29处石头房等。这些古厝或沿袭闽南传统建筑红砖白脊、出砖入石等营建特征,或兼收并蓄、中西合璧,可以说结构严谨、装饰精美,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华。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古厝身上,记录着先辈们勤劳创业、爱拼敢赢的励志人生,浓缩着先人爱国爱乡、情系桑梓的良好家风。因此,对这些年久失修甚至濒临毁灭的古建古厝,有规划地进行保护性修缮,在此基础上因“厝”制宜进行活化利用,可以说既是保护历史、留住乡愁的需要,也是传承先辈坚韧打拼、不忘故土精神,激励后人接续奋斗的需要。
为此,自2018年开始,石狮市便成立华山古民居项目建设指挥部,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华山村风貌景观保护规划,同时坚持保护优先、修旧如旧的原则,分期分批对红砖民居进行修复和保护。如今,除了入口广场完成改造和景观提升、渡槽完成加固、建成农耕文化园和3A级旅游公厕、超14亩停车场等旅游配套,已有30栋古厝分批完成了修缮。
利用已修缮好的古厝空间,石狮文旅集团引入专业研学团队,着力将华山古民居打造为石狮品牌研学基地。譬如,尤为醒目和精美的蔡衍湖古厝内,设置了“家风家训馆”,以碑文拓本的形式,集中展示了一批爱国爱乡的家训碑刻,成为传承良好家风、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此外,其他修缮好的古厝还开放有造纸印刷馆、布艺织染馆、食育本草馆等多个研学主题空间,同步推出星空露营等研学项目,吸引了石狮、晋江、泉州等地的学校及相关团队到此开展研学实践、主题沙龙、亲子手工等多种主题活动,让古村落不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