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阳生辉”老屋:见证数代侨亲海外接力奋斗史

  一座老屋联结着海内外的至爱亲情,一个家族蕴含着几代人的执着坚守。

  色彩艳丽的燕尾脊、精美绝伦的石砖、纯手工制作的石雕和砖雕构成一栋典型的闽南特色古厝……3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蚶江镇莲埭莲西龙津北21号“朝阳生辉”老屋,感受闽南传统建筑魅力的同时,领略从这栋老屋里走出的数代侨亲海外接力奋斗史和家国情。

  春风拂面,扶风而行。静谧的村庄里,这栋仅一层的华丽老屋显得特别出众,精美的窗雕和石雕,把老屋点缀得美艳动人。红砖和石雕装饰着窗户,屋顶中间是一只雄鹰,使老屋更加气派。屋门楣上镌刻的对联,寄寓着祖先对子孙的谆谆教诲。“风和日暖”“晋渠水源永长流”“莲江泉清保丰年”……期望良好的家风世代相承,是“朝阳生辉”老屋先辈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要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六十年光阴如昨,“朝阳生辉”老屋依然紧紧系着乡愁。一只鸟儿从屋前庭院中繁茂的盆架子树飞掠而过,摆动着双翅,仿佛穿过时间的沙粒,回望着这栋老屋的过往。

  老屋大院围墙上的《修葺题记》记载着“朝阳生辉”老屋的前世今生。老屋坐落在莲埭东间林氏宗祠西北面,造型为“三开张四榉头双护龙”。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远赴南洋、旅居菲律宾谋生的侨亲林水泉遵照母亲的意愿出资兴建,完成主体及东护龙建筑。因老屋择良地依山坡而建,朝迎旭日,暮披晚霞,仁智兼收,故称为“朝阳生辉”厝。

  据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许多石狮人一样,林水泉远离家乡漂洋过海到菲律宾打拼。林水泉有着励志的一生,他在菲律宾艰辛创业,靠经营餐馆生意起家。当他的事业日渐繁荣,遂随母亲的意愿,回乡盖起了“朝阳生辉”厝。80年代初期,其弟林水荣向菲律宾的嫂子争取资金支持,加之省吃俭用,又完善了西护龙的建造,房屋更具闽南建筑风格。家人居一屋檐,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兴顺有加。

  “我和林嘉南等兄弟姐妹都是在‘朝阳生辉’老屋出生、长大的,跟这栋房屋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林水荣的后人林育群告诉记者,老屋承载着他童年无尽的欢声笑语,小时候与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一起读书,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现在,兄长、兄弟和侄子们在外工作,很少可以聚集在一起,唯一可以让他们有共同话题的是这栋一起生活的老屋,见证他们童年的记忆,是他们快乐的开始。每年,远在菲律宾、泰国的兄弟姐妹和晚辈们都会抽空回到故乡相聚。可以说,“朝阳生辉”老屋不仅凝聚着家族的智慧与心血,隐藏着优良美德和敦睦家风,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家族历史和家族记忆,成为衔接他们兄弟姐妹情的纽带。

  岁月推移,春秋代序。历经数十年的雨打风吹,老屋尽显沧桑。因年久失修,屋顶、屋内的墙壁和木门受损。“2016年,在保持老屋原貌的前提下,对它进行全面修葺。能完整地将老屋保存下来,是我们兄弟姐妹共同的心愿。”林育群说,“老屋修葺历时2年多,包括屋顶混凝土结构、全屋防水系统、照明及添置古典家具等在内共投入200余万元。如今,老屋院落门檐修旧如初,重焕光彩,熠熠生辉。”

  一砖一瓦垒筑了一个家族的愿景,一草一木承载着数代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布满岁月痕迹的“朝阳生辉”老屋,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人文建筑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魅力,更是饱含了数代侨亲艰苦创业、热爱故土的深切之情。受先辈及家族优良家风影响,林金山、林嘉南以及林少怀、林扬刚等从“朝阳生辉”老屋走出的新生代侨亲遍布菲律宾、泰国接续奋斗,有的还成为著名侨领或海外知名人士。

  编辑:邱育钦 文字:邱育钦 康清辉 兰良增 摄影:李荣鑫 颜华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家乡半月
   第03版:宝盖山下
   第04版:阮厝里
   第06版:闽南故事
   第07版:华界动态
   第08版:一带一路
那间叫作“故乡”的房子
《石狮市华侨建筑保护利用 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灵秀华山:30栋古厝完成修缮焕发新活力
祥芝松柏居:红砖大厝的新生
锦尚观海楼:家风家训代代传
“朝阳生辉”老屋:见证数代侨亲海外接力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