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龙穴村景胜别墅边上的一座古大厝。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南古厝,白石红砖,虽有些局部破损,但仍可看出它的规模之大、建筑工艺之精湛。这座古厝是清末时期龙穴村旅菲巨商、著名侨领高染建造的。如今高染的后代子孙达300多人,他们在菲律宾的法律、医疗、建筑等行业及商界、政界中都是佼佼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古大厝了解古厝主人那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高染出生于1857年,病逝于1933年,字标松,私谥刚毅(私谥是指有名望的人死后,亲人给他的称号),石狮龙穴村人,村里人都称他“高啊染”。高染9岁就读于村中私塾,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高染共有兄弟四人,其居长。其父高荣辉,早年旅居菲律宾,经营水客业(专门为村民出洋和带侨批回家乡的服务行业,也称客头业)。
为人诚信 生意日益兴隆
高染15岁时,随父南渡菲律宾。刚到菲律宾时,高染在他人店中当簿记员,因为人忠厚,做事勤快、严谨,深得老板信任。23岁时,高染辞掉店中职务,向当地政府请准经营烟业,并获得准许。“刚开始资本不大,但他薄利多销,经过几年努力,于1891年以其盈余,在沙拉沙街开办东发纸烟厂,规模甚为可观。”据如今仍然居住在龙穴村的高染的第五代玄孙高原红介绍说,由于经营有方,深得顾客信赖,高染声誉日隆,生意日趋发达。六年里收益颇丰。高染即拿出一部分资金,扩大经营范围,创办碾米厂、铁器店、杂货店等。他知人善任,手下工厂、店铺均人选得力,故越发兴隆。当他积累了相当资本后,便营建规模更大的烟厂,同时经营房地产业。
事业有成后
回乡建大厝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君子以为善居室。”这是镌刻在龙穴村高染大厝门牌楼面左侧的一段话。“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这句话出自苏轼的《超然台记》,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快乐,不必一定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这段话是告诉后代子孙,凡物不要追求新奇、瑰丽,关键是人要从善。
这座古厝建于1899年,至今已有125年。古厝屋顶有四处燕尾脊,大门是双塌寿,两进五开间五榉头,有深井,双护廊,前有埕后有花园,整座房屋占地1333平方米。大厝的墙体以大理石为基石,正面以红砖为主,且这些红砖不是简单砌成,而是采用拼砖花、拼砖字的工艺。护廊门上的拼砖字“行仁义事、存忠孝心;为善最乐、积善传家”。经历了百年风吹雨打日晒,字字岿然不动,颜色依然鲜艳,足见主人的用心良苦及对子孙后代教育的重视。
除此外,泥塑、剪瓷、木雕、石雕等工艺在古厝的山墙、屋檐、厅内、墙体上随处可见。更引人注目的是房屋的右侧墙体采用剪瓷工艺制作了4个别样的大花瓶,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捍卫华侨权益
支持辛亥革命
高染把生意打理好之余,还致力于捍卫华侨正当权益。 由于久居菲律宾,高染精通西班牙文及当地方言。每当侨胞事涉诉讼,他都能挺身而出,在法庭上据理争辩,竭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他还时常慷慨解囊,对广大劳动侨胞予以帮扶赞助,深获广大侨胞拥戴。1899年,菲律宾组织华侨工界联合会(后改为“工务团体会”),高染被推为总理,连任六年。在职期间,他不负众望,竭尽所能地捍卫华侨权益。
清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高染闻讯后,从菲律宾汇捐巨款予以赞助,可见其爱国之心。之后,他代表菲律宾华侨工务团体会赴南京向新政府立案,并拜谒孙中山先生,得到孙中山的奖勉。孙中山鼓励他回国,投资兴办实业。1914年,高染从菲律宾携带资金到厦门创办爱国烟厂公司,经营三年后,因时局发生变化,被迫中止。
子孙繁荣昌盛
个个出类拔萃
高染先后娶妻7位,生有12男12女,由于悉心培养,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长子祖炳,曾师从美国工程专家希闵氏,三年学成后,即能自制碾米机,1924年参与创办“石(狮)永(宁)汽车公司”;次子祖望,肄业于福州海军学校,后在美国东亚舰队任职;四子祖川曾留学美国,毕业于法律系,获博士学位,曾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法律顾问,是菲华社会著名律师及抗日救亡运动的领袖人物;六子祖霖留学美国,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崇仁医院院长及菲律宾医院协会会长,曾在厦门鼓浪屿悬壶济世;七子祖表,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工程科,后从事建筑业;八子祖秉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同样从事建筑业;九子祖儒更是近代菲华社会的著名侨领。
一座古厝,就是一部缩小的华侨史。古厝里隐藏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奋斗史,展现了老一辈华侨艰苦奋斗、爱拼敢赢、爱国爱乡爱家精神,告诫子孙后代要传承祖先的优良品质,要与人为善,要耕读传家。
(王秀婷 文/图)